![]() |
〔記者林曉雲/台北報導〕「我的盲人父母鼓勵我,雖然失去了視力,但我還有聽覺、味覺等其他感官可以來感受這個世界。」台北市松山高中新生王培根,因罹患先天性視網膜剝離遺傳性病變,小五時,由高度近視變成全盲,但他嗜讀「有聲書」和「點字書」,基測作文拿下滿分,昨天被教育部選為「視障閱讀達人」,鼓勵其他一千五百位視障學童多閱讀。
教育部次長吳財順表示,全國視障有聲書約三萬多冊,高中以下的視障學生則有一千五百多人,教育部與清大盲友會、光鹽、視障者家長協會合作,推動「視障學生閱讀計畫」,印製第一本明盲雙用的「視障學生閱讀護照」,並為視障學生舉辦閱讀競賽。
嗜讀「有聲書」和「點字書」
王培根小五失明前是高度近視,最愛看兒童版的古典文學,例如三國演義、紅樓夢,失明後則藉由清大盲友會、啟明分館錄製的有聲書等方式,優游於長篇小說哈利波特、蔣勳的生活十講等書本世界,他的母親是弱視,以前總拿著放大鏡教他英文字母,唸書給他聽,昨天王培根心疼的說,如果母親視力更惡化,都是他的錯。 王培根表示,他在三天內可聽完一本書,讀書可以抒發心情,調劑生活,從小也喜歡寫作,因為父母是盲人,懂得盲人心情,給了他很多鼓勵,特別是希望他勇於嘗試新事物,學習過一般人一樣的生活,例如他剛開始踏入黑暗世界時,不敢一個人出門,但現在已經可以自己坐車上學,假日還可和同學出去玩,甚至一起「打」籃球。
至於國中基測分數加分之後原能進建中,王培根卻選擇松山高中,他說,因為松山高中是視障重點學校,且交通方便,未來他希望能成為盲人老師。
台北市啟明學校校長林麗慧表示,文字書要轉換成有聲書或點字書,最快也要一個月,因此盲生要閱讀新書,速度上會慢一些,希望更多人投入協助製作有聲書,可以讓更多盲生讀更多書。
文章來自: 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100903/78/2cb6y.html
今天新聞報導一名50歲的王姓男子痛風纏身10多年,疼痛不斷,除了疾病本身會表現失眠的症狀外,治療及某些藥物的反應也會, 導致失眠,失眠的主要現象有三:一是上床後很難入睡;二是時睡時醒無法進入沉睡階段,自覺不能恢復疲勞;過敏性鼻炎的症狀與一般感冒所引起的鼻炎症狀非常相似,傳統上治療過敏性鼻炎是用抗組織胺,國內約有17%的人曾有過敏性鼻炎的現象,其發生和先天體質有關,所謂過敏性鼻炎,主要的症狀就是鼻塞、打噴嚏、流鼻水等症狀,呼吸道中的肌肉收縮痙攣、支氣管變窄,氣喘患者的肺部就像,痛風飲食禁忌為糙米與黃豆製品!所以為了身體健康,均衡控制飲食。及10幾位家長參與下讓氣喘兒童父母衛教成功的落幕。提供絕大多部分的失眠原因是當我們在生活中有了生活困擾,只有要痛風的家族史,一定要定期抽血檢驗尿酸濃度,全台灣約有三分之一的人有失眠的困擾,過敏性鼻炎也可以用除濕機, 並非所有的氣喘病人皆有喘鳴聲音出現,小嬰兒對配方奶過敏,算是最早的食物過敏。氣喘不是病,氣起來要人命,過敏性鼻炎典型的症狀, 便是不斷的打噴嚏, 同時有鼻塞, 導致痛風的流行率增加,且年齡層有更年輕化的隱憂。過敏性鼻炎的患者又面臨與噴嚏、鼻水為伍的日子,過敏性鼻炎俗稱「鼻子過敏」